新疆生产建设兵团:仓满廪实,稳住农业“压舱石”

作者: 尚杰 李慧来源: 光明日报2022-03-26 13:40:36

  在新疆,兵团几乎成为粮食生产和先进生产力的代名词:新疆每3亩耕地中就有1亩是兵团开垦的;新疆粮食产量的19.9%、油料产量的30%、甜菜产量的44.5%,都来自兵团。

  近日,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布2021年经济运行数据。其中,农业生产形势整体持续向好,粮食种植喜获丰收,稳产保供政策落地见效。粮食产量实现两位数增长,创历史新高;棉花质量大幅提升,5项质量指标居全国第一。

  国家统计局兵团调查总队党组书记、总队长王洪琛解读数据时指出,这些指标意味着,兵团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高产集中示范区,为确保国家粮棉安全作出突出贡献。

  仓满廪实,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,兵团的底气来自哪里?

  播种面积、粮食产量均创新高

  2021年,兵团粮食总产280.88万吨,比去年增加39.44万吨,创历史新高。“从品种上来看,小麦产量99.85万吨,玉米产量154.12万吨,大豆产量1.56万吨,均实现两位数增长。增幅最大的是小麦和大豆,分别增产30.4%和97.2%。”兵团统计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李万茂介绍。

  粮食增产的背后,是种植面积的大幅增加。2021年,兵团粮食播种面积450.20万亩,比上年增加60.36万亩,创5年来的新高。这得益于兵团大力实施藏粮于地战略,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,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高标准农田建设,在11个师57个团场建成高标准农田140万亩,促进种植面积和耕地地力实现显著提升。

  与此同时,兵团坚持走依靠科技进步、提高单产的内涵式发展道路,最高单产不断刷新纪录。2021年,兵团粮食单产624公斤,高于自治区的468公斤和全国的387公斤;玉米单产达每亩799公斤,稳居全国前列。兵团第六师奇台农场冬小麦最高单产达858.72公斤,创全疆小麦单产最高纪录。

  “下一步,兵团将支持复垦撂荒地,开发冬闲田,坚决遏制耕地‘非农化’、防止‘非粮化’,狠抓高标准农田建设,确保守住耕地‘命根子’。同时将各种奖补政策落实到位,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,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。”王洪琛说。

  优质棉花金字招牌更鲜亮

  中国棉花看新疆,新疆棉花看兵团。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,兵团以占全国四分之一的种植面积生产了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棉花。因此,兵团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备受关注。

  统计数字显示,2021年兵团棉花产量为208.32万吨,虽比2020年减少5.09万吨,但保持在历史高位水平,且棉花质量显著提升,平均长度、断裂比强度、马克隆值级等棉花6项质量指标全面好于上年。今年1月份抽检数据显示,除断裂比强度外,其余5项指标均为全国第一,进一步擦亮了兵团优质棉花的金字招牌。

  “去年,兵团上下齐抓共管,从棉花选种、田管、采收加工等各环节发力,促进棉花质量显著提升。”李万茂说,2021年兵团皮棉单产达160公斤,位列全国第一;皮棉平均收购价格达每吨2.3万元,植棉效益大幅提高。

  2021年为兵团的“棉花质量提升年”,兵师团连四级联动,强化棉花产业链质量协同管理,全面加强选种、田管、采收加工重点环节监管。选种上,以师为单位推行“一主两副”,优中选优,确保整体性一致性;栽培技术方面,积极推广“干播湿出”“水肥一体化”等关键技术,摸索机采模式下新的棉花种植规律;示范推广“加工企业+合作社+职工”的经营主体利益连接机制,推动建立利益共享、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,形成棉花质量提升长效机制。

  兵团相关负责人表示,在去年打响棉花质量翻身仗的基础上,2022年,兵团将继续突出优质优价的导向,充分发挥机械化规模化优势,对标对表进口棉花,进一步提高棉花质量,提升兵团棉花的市场竞争力。

  延链、补链、强链加速布局

  虽然兵团农业生产形势整体持续向好,产量质量都在不断提高,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重道远,延长产业链、提升价值链需要加速布局。

  李万茂介绍,目前兵团农业在全价值链条中收益偏低,瓜果产品丰富、品质好、产量高,但受物流和市场限制,售价不高;棉花产业占自治区产业的比重很大,但居于产业链前端,向织染、成衣加工等下游发展的空间较大。

  “以哈密瓜为例,终端销售价格为每公斤10元左右,职工在田间地头销售时,每公斤也就2元。”李万茂说,为破解兵团农业附加值较低、价值链短、市场话语权弱的困难,下一步将围绕“稳粮、优棉、强果、兴畜”结构调整方向,延链、补链、强链,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,推动一、二、三产业融合发展,进一步提升农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。(记者 尚杰 李慧)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