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与坚守照亮幼教路
作者: 周仕敏来源: 中国教育报2025-07-13 10:52:13
李淑贤和孩子们在一起。资料图片
“小鬼当家”活动开始了,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验幼儿园(以下简称“广西幼师实验幼儿园”)里热闹非凡。大班的孩子们拿着购物清单,有模有样地挑选商品,还不时和“小收银员”讨价还价。
这场别开生面的活动,正是园长李淑贤教育理念的生动体现。39年前,李淑贤投身幼教工作,始终坚持用爱与担当为孩子们的成长护航。
探索教育改革
1986年,满怀着对幼教事业的热忱,从广西幼儿师范学校(广西幼师前身)毕业的李淑贤走进教室,看到孩子们规规矩矩地坐在小椅子上,被动接受知识,眼神中少了本该有的活泼与好奇。
李淑贤陷入了深思,她不断问自己:“这真是孩子们需要的教育吗?”
一次自由活动时,她注意到一个平时内向的小男孩正专注地用积木搭建一座“城堡”。他的小手灵活地摆弄着积木,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满足。这个场景深深触动了李淑贤,她坚信,幼儿教育应该是激发孩子天性、释放创造力的过程。
于是,李淑贤将目光聚焦于幼儿社会性教育。经过长达10多年的不懈努力,她创新性地将“实习场”概念引入幼儿园社会教育模式,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思考。
所谓“实习场”,就是模拟真实生活场景,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社会交往、解决问题。李淑贤和团队开发了社会教育资源包,涵盖角色扮演、社区实践等丰富内容,并总结出“一看二讲三做四思”的学习模式,创建“阅读节”“逛庙会”“故事擂台”等新活动样态,有效促进了幼儿全面发展。
这项成果获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、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,并在多个地区推广运用,惠及幼儿园150余所。南宁市稚慧保郡幼儿园园长肖蓉说:“引入该模式后,孩子们变得更加自信开朗,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游刃有余。”
助力教师成长
李淑贤明白,教育改革的关键在教师。年轻教师唐玉婷刚入职时教学方法单一,李淑贤主动与她结成帮扶对子,每周都会去听课。一次观摩课上,唐玉婷按照传统方式讲解绘本,孩子们没有兴趣。课后,李淑贤耐心地和她分析问题:“幼儿阶段的孩子更需要直观的感受和体验,我们可以尝试让他们用戏剧的方式扮演绘本中的角色。”
在李淑贤的指导下,唐玉婷开始尝试在课堂上增加小组讨论、情景模拟等环节。慢慢地,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,唐玉婷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。
如今,唐玉婷已成长为教学骨干,她感慨地说:“没有李园长的引领,我不可能进步这么快。”
为提升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水平,李淑贤通过实施参与式教研、诊断式教研、专家助推式教研、结对教研等多种方式,提高教师理论水平、教学能力,促进教师全面发展。在她的努力下,教师迅速成长。
同时,李淑贤还积极开展帮扶,带领3支骨干教师教育帮扶团队深入百色市乐业县、防城港东兴市、来宾忻城县等地送教送培,累计培训教师1万余人次,10余所受帮扶园所实现了造血式发展。
推动国际交流
在教育改革的征程中,李淑贤不满足于国内的探索,将目光投向了国际。2023年,马来西亚学前教育学者来到广西幼师实验幼儿园参观考察。在交流中,李淑贤分享了幼儿园的教育改革成果,尤其是“实习场”模式和区域活动开展经验,引起了对方浓厚的兴趣。
马来西亚诗巫中心幼儿园当即表达了合作意向,但文化存在差异、教育理念不同,跨国合作面临诸多难题。
李淑贤带领团队查阅大量资料,深入了解马来西亚教育体系与文化习俗,并将其巧妙融入课程中。比如,在手工课中加入具有马来西亚特色的编织工艺,让孩子们不断体验文化、拓宽视野。
2023年11月,两园签署“姐妹园”共建协议。马来西亚诗巫中心幼儿园园长江秋廉说:“李园长带来的教育理念和改革成果,为我们打开了新的思路,让我们看到了学前教育的更多可能。”
39载,李淑贤在幼教改革之路上从未停歇,她用爱与智慧为孩子们创造更优质的教育环境,将幼教事业化成了有温度的关怀,为广西幼教事业的发展书写着动人篇章,激励着更多教育工作者在改革的道路上奋勇前行。
本报记者 周仕敏